在过去的两周里,我见了几波创业者,诊断了很多项目,发现“靠谱率”并不是很高,相对靠谱的项目往往来自二次创业者和互联网多年从业者,即便如此,这些项目里也时常出现致命的硬伤。虽然腾讯在场景开放、代码开放、能力开放、流量开放等多方面提供了开放机遇和成长便利,但是,创业者最重要的是让自己的项目更靠谱,并能够让项目的成长曲线变陡峭,并获取用户的喜欢,投资者也会越感兴趣。就像YC的创始人Paul
Graham说的,“我一次都没有见过,一个创业团队会因为努力去令第一批用户愉悦而遭到失败”。
移动创业者的近亲繁殖和剑走偏锋
在移动互联网创业大潮中,我们留心就会发现很多做大做强的创业者并非普通的草根创业者,这些创业者往往来自BAT大公司的中高层,这批人的特点是财务多数已经相对自由、人脉丰富、经验丰富、融资能力强。他们做的项目更敢于投入,也更加迅猛地走概念路线和硅谷路线,即便是抄袭最新的美国模式,他们的抄袭速度也快于草根创业团队,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够拿到足够多的投资。
对于草根创业者而言,移动互联网创业并不容易,在选择项目方面就需要煞费苦心,有限的技术力量和资金不足以支撑盈利链条太长的项目,什么O2O之类的对于草根创业者来说更多的是营销和销售层面的渠道创业,而非技术类创业。我刚刚帮一位创业者搭桥了投资人,谈的不错,但前提是——这位创业者项目已经有累积300万APP下载量,草根创业者在没有成功的大公司经历的情况下,往往需要展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超能力。
我几乎可以确定地说,移动互联时代的创业环境已经像PC时代创业环境一样,开始步入了近亲繁殖和剑走偏锋两条极端路线,巨头们也在疯狂地寻找新的项目切入点。移动创业虽然看起来很长尾很美好,但是中国互联网的环境决定了可能最后能够胜利的是看起来很苦逼的项目。如果你项目太轻,抄起来容易,如果太重,运营能力和融资能力变得极端重要,我们都想做站在风口的猪,但也要确保不被风吹散架。
想要“真幸福”,先看看你有没有核心竞争力
移动创业大潮虽好,但是创业大军可谓庞大,各种背景、各种能力、各种资源、各种肤色、各种国别的创业者都在大潮之中,虽然在创业者个体竞争方面似乎有很多不公平和不对等,但是创业的结果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要么生,要么死。创业者不能像过去那样过于简单化和随意化,尤其不能忽视用户的体验和容忍度,抱着投机的心态来做事儿,成功的概率非常低,因为在你不知道的某一个角落里,还有一个更聪明更努力的家伙可能在做同样的事情。
无论是融资能力、技术能力、运营能力、推广能力、产品能力,都可以成为创业团队的早期核心竞争力。创业者项目可以凭借某一核心竞争力在早期获得立锥之地,并开启天使投资、A轮投资之路。拿我接触的某某游戏项目为例,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其运营能力,他们的产品体验被不止一个投资人吐槽,但是投资人又都惊叹他们能够留住这么多用户,他们用运营能力和运营细节提高了用户的留存率和活跃度,并产生了大量的口碑传播效应,目前此次融资成功概率超过90%。
打造创业团队核心竞争力是一项痛苦的事情,可能看起来什么都能做,但是什么都做不到极致,这是初期团队经常遇到的问题,于是,我们需要一个理念:创业科学。我自己的创业项目西瓜世界就旨在提供一系列的创业方法论,包括精益创业、rework、互联网沉思录等一系列创业相关的方法论。这些方法可以让创业者用科学的方式来进行创业,让创业变得可管理、可预期、可控制,这样才能更好地提炼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检验核心竞争力是否与项目匹配。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做出好项目,做出自己喜欢的项目,幸福来自于选择。
“精益创业”也许更适合你
巨头互联网公司可以提供的是各类平台级的产品,作为创业者startup的加速器,创业者需要做的,则是利用精益创业的理念来快速推出自己的MVP产品,然后接入开放平台进行孵化和加速度——当然,走狗屎运的话还会被腾讯这种土豪公司投资。
精益创业是一套创业科学体系,并不是简单的快速迭代就可以代表精益创业的思想,创业者需要在路上进行试验试验再试验,不断地抽丝剥茧,直达核心,让项目能够走上加速度之路往往需要在构架上可繁殖、在运营上可复制、在推广上可参与化,在微循环完成后可借助应用宝进行app推广,通过广点通进行盈利变现。
知名自媒体人罗振宇受邀在创业大会上讲述了一段现场“罗辑思维”,其实核心也是在讲精益创业。只是他的口才出众能让现场更加热烈,让人印象更深刻;而落地到创业者,则要抓住核心。对于依附于平台的创业项目来说,如果创业者不能做到精益创业,平台资源对你一点儿用都没有,即便你是一个人,也可以通过开放小型手游、经营小型自媒体、经营特色微社区等微创业模式进行精益创业,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团队管理一样重要。
说到创业项目涉及的垂直领域,虽然行业里有智能设备、O2O、手游等很多热门领域,但是,我认为创业者需要选择自己能够startup的领域,而不是一股脑地往热门领域钻——所谓的热门,往往都是“假高潮”。在点上突破比在线上、面上突破更容易一些。创业创新的机会是永远存在的,是永远不匮乏的。我们不需要担忧或遗憾无法抓住某个大机会,而真正需要的是运用精益创业的思想去抓住一些小机会,小而美之后才能绽放。
文/柳华芳 转载自《i天下网商》 http://goo.gl/9sF4GC
0 comments :
发表评论